grub-mkconfig在中文locale下报错
Arch的更新提示还是很重要的,时不时要手动干预下。今天看到最新的提示说grub更新最好重新安装grub并生成新的配置文件,谁知安装grub后生成配置文件出错,提示“/usr/share/grub/grub-mkconfig_lib: 第 237 行:printf: “$”:无效格式字符”。
搜索了下是语言环境locale的问题,新版的grub中文locale下grub-mkconfig会报错,需要将locale改成en_US之类的。一般都是到/etc/locale.conf里改全局,不过这样系统和软件的语言都变成英文了。到系统设置里将系统语言改成中文可以改回来,不使用桌面环境的没地方设置。
Rofi启动器
Linux下原来用的是dmenu,优点快速、简洁,缺点也是太简洁了,外观就是传统的命令行界面,而且不支持.desktop启动。后来rofi出现,开始取代dmenu,功能上强化,支持command启动、desktop启动、窗口切换还有ssh之类的其他功能;界面支持主题自定义,也积累了很多的主题。
Windows下启动器用的是Listary,反应快速、外观简洁,支持程序启动和文件搜索,后者于我倒不是必要。
Offlineimap实现后台邮件提醒
之前用mutt自带设置弄了个邮件提醒,简单但是缺点也多。
- 只能提醒新邮件,邮件标题和发件人不能显示在通知里;
- 依据mutt状态栏实现的,只要状态栏有new即未读邮件,那么每次更新邮件状态都会弹出提醒;
- mutt要开着,也算个小缺点,虽然mutt占用很小。
通知弹窗
新邮件提醒系统依赖offlineimap同步的本地邮件实现,用inotify-tools的inotifywait命令监控邮件目录写入,从而实时弹出邮件提醒通知。通知功能网上找的几个脚本参考融合了下,邮件标题和发件人提取用notmuch实现。
U盘多iso启动盘-ventoy
U盘启动盘是现在最常见的系统安装维护方式,usb3设备的速度、容量和便携不是老旧的光盘能比的。
一般安装win都是用pe,arch用的是自家的iso。之前不是没找过支持linux的pe工具,虽然也能挂载读写,功能还是不如arch的iso。最好能整合win的pe和arch的iso到一个u盘里,没想到真有这样的软件——ventoy。
隐藏Nemo菜单栏
Nemo是最近使用下来功能最全面、稳定的文件管理器,就是菜单栏一直有些问题。虽然有隐藏菜单栏选项,之前是只要按下alt就会重新显示菜单栏,即使你用「alt tab」切换窗口也会触发。
后来这个bug修复了,要按下alt并松开才会触发菜单栏,跟firefox的alt「Menu access key」一样,不过firefox的这个功能可以在about:config里禁用。nemo这个无法禁用,有时误按下alt就见菜单栏闪啊闪,而且焦点也转移到工具栏去了,无法再用键盘上、下、回车等键操作nemo。只有重新用鼠标点击nemo的文件显示区域让焦点回到下面才会恢复,这让平时习惯键盘操作的我很困扰。